雷達液位計的測量精度(通常要求 ±0.1%~±1% FS)取決于電磁波發射、反射信號接收、時間 / 頻率差計算、信號處理等全鏈路的穩定性,其中電子元器件的參數精度、穩定性及噪聲特性是核心影響因素。以下按功能模塊拆解關鍵元器件及其對精度的具體影響:
一、發射模塊:決定電磁波信號的 “基準穩定性"
發射模塊負責產生高頻電磁波(通常為 6GHz、26GHz、77GHz 等),其信號的頻率、功率、線性度直接影響后續距離計算的基準,核心影響元器件包括:
振蕩器(VCO / 晶振)
作用:產生雷達的載波信號(如脈沖雷達的觸發脈沖、FMCW 雷達的線性調頻信號)。
影響:
頻率穩定性:若振蕩器頻率漂移(如溫度變化導致 ±10ppm 偏差),會直接導致 “距離 - 頻率" 換算誤差(FMCW 雷達中,距離與差頻信號頻率成正比,頻率漂移會被直接計入距離誤差)。例如:26GHz 雷達,頻率漂移 1MHz,對應距離。
線性度(FMCW 雷達):調頻連續波需滿足 “頻率隨時間線性變化",若 VCO(壓控振蕩器)線性度差(如非線性誤差 ±0.5%),會導致差頻信號與距離的線性關系被破壞,產生測量非線性誤差。
功率放大器(PA)
作用:放大發射信號功率,確保電磁波能有效覆蓋測量范圍。
影響:
輸出功率穩定性:若 PA 因溫度、電源電壓波動導致功率變化(如 ±3dB 波動),會使反射信號強度不穩定 —— 弱信號可能被噪聲淹沒,強信號可能導致接收模塊飽和,兩者均會引入測量誤差。
諧波失真:PA 非線性產生的諧波信號可能干擾接收模塊(尤其是同頻干擾),導致差頻信號信噪比下降,間接影響精度。
二、接收模塊:決定反射信號的 “提取精度"
接收模塊負責捕捉反射回波并轉換為電信號,其核心是 “準確提取微弱反射信號",受以下元器件影響:
低噪聲放大器(LNA)
作用:放大微弱反射信號(通常為微伏級),同時自身噪聲。
影響:
噪聲系數(NF):LNA 的噪聲系數直接決定接收信號的信噪比(SNR)。
增益穩定性:若 LNA 增益隨溫度變化(如每℃變化 0.1dB),會導致反射信號幅度波動,影響后續 ADC 采樣的動態范圍,間接引入誤差。
混頻器(Mixer)
作用:將接收信號與發射信號(本振信號)混頻,產生反映距離的差頻信號(FMCW 雷達)或時間差信號(脈沖雷達)。
影響:
線性度:混頻器非線性會產生雜散頻率(如交叉調制干擾),若雜散信號落入差頻信號帶寬內,會直接疊加到有效信號中,導致差頻信號失真(誤差可能達 ±1% FS)。
隔離度:若本振信號與接收信號隔離度差(如隔離度 < 30dB),本振泄漏會淹沒微弱反射信號,導致信噪比下降,尤其在近距離測量時(反射信號弱)影響更明顯。
三、信號處理模塊:決定 “數據轉換與計算精度"
反射信號經前端處理后,需通過模數轉換、數字計算得到液位值,此環節的元器件影響 “量化精度" 和 “算法執行穩定性":
模數轉換器(ADC)
作用:將模擬差頻信號(或脈沖時間信號)轉換為數字信號,供 MCU/DSP 計算。
影響:
位數與量化誤差:ADC 位數決定量化單位(如 12 位 ADC,滿量程 10V 時,量化誤差 ±1.22mV)。若位數不足(如 8 位 ADC 用于高精度測量),量化誤差會直接疊加到距離計算中。
采樣率:需滿足奈奎斯特采樣定理(如差頻信號頻率 100kHz,采樣率需≥200kHz),若采樣率不足,會導致信號混疊,丟失高頻細節(如快速變化的液位反射信號)。
微處理器(MCU/DSP)
作用:執行距離算法(如 FFT 變換、峰值檢測、濾波),計算液位值。
影響:
運算精度:若處理器浮點運算精度不足(如采用定點 DSP 且未優化算法),會導致 FFT 頻譜分析誤差(如峰值頻率識別偏差 ±1Hz),對應距離誤差。
時鐘穩定性:處理器時鐘(如 100MHz 晶振)若有抖動,會影響采樣同步(如 ADC 采樣時刻偏移),導致時間差測量誤差.